舰载战斗机是重型好还是中型好?

海军的航母舰载机当然是重型机越大越好。现在的主要海军航母大国的航母舰载机都是重型舰载机,别以为美国的F/A-18E/F是中型机,超级大黄蜂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达到了30吨,而美国海军正在研制测试的F-35C型舰载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网上给出的数据也为29吨~32吨之间,这妥妥的是重型舰载机。而中国和俄罗斯一开始都是用苏-33舰载机,这玩意最大起飞重量发的33吨,只不过后面俄罗斯家里穷,不得不放弃重型的苏-33而选用中型的米格-29K。

而法国的阵风M舰载机最大起飞重量为23吨和俄罗斯现在用的米格-29k最大起飞重量约为22.5吨,是典型的中型战机。如果从战机的性能上看,这两者和前面说的重型机性能上就差了一截,相差了近7吨的重量,如果这些重量是增加燃油和***,那战机的航程和战斗力可是有着巨大的提升。而且更大的机体可安装更大功率的雷达,探测距离更远,更大的机体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升级空间。

那重型机和中型机又该如何抉择呢?中国有句老话,叫"有多大的锅就下多少的米",哪一种适合你看你钱包的大小,钱多的话就选重型机,没钱的话就选中型机,俄罗斯在这个方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虽说越大越好,但是合适自己的才是真的好。

新捷达王警车模型,捷达警车视频

重型还是中型?这取决于你的航母有多大。就好比买奔驰还是捷达,取决于你有多少钱

关于舰载机合适的吨位,很多军迷为重型和中型而陷入讨论甚至争吵,尤其是中国下一代隐身战斗机的选型上。

对于我国下一代隐身舰载机选型,军迷分成两个旗帜鲜明的阵营:20派和鹘鹰派。如果仅仅从战机性能的范畴而出现重型和中型的分野讨论,笔者是支持的。但是现在军迷间的争论往往衍变成厂所粉丝间的攻讦甚至地域攻击,笔者觉得不可理喻。

至于舰载机是重型好还是轻型号,笔者有两点要说:

首先,从单机战斗力来说,相同技术水平下重型机的战斗力肯定强于中型机。

重型机相对于轻型机,意味着更强的平台性能、更好的载荷航程能力、更强大、先进、完备的航电系统,因此也就意味着更强大的综合性能,随意有追求的空中力量都是以重型战机作为核心。

而轻型机(中型机)一般来说则是性能与成本平衡下的产物,也就是凑合之举,在定位上一般是作为与重型机的高低搭配。

其次,航母舰载机有其特殊性,其整体效果不仅取决于单机性能,更需要衡量舰机适配性,这方面中型机更有优势。

与重型机相比,中型机尺寸更小、吨位更低,这意味着相同条件下更高的运作效率,因此现在有观点认为中型机才是未来舰载机的主流(包括鹘鹰的研制厂商)。持此种观点的人经常以美国海军淘汰重型机F14而用中型机大黄蜂一统美国航母甲板来作为自己的证据。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美国淘汰重型机F14而保留中型机F/A18,原因是因为冷战结束后孤独求败所致。实际上美国海军当年为F14启动的后继机型,无一例外都是重型机方案。而且即便使用F/A-18,其型号发展也呈增大、增重的趋势,从经典大黄蜂的25吨增长到了超级大黄蜂的30吨级。

舰载战斗机到底是选择中型机还是重型机?这个话题在网络上争议很大,有些网友倾向于选择重型机,比如我国的歼15;而更多的网友倾向中型机,因为这是世界的潮流,美国的F-18、F35,法国阵风都是中型机,而且我国下一代舰载机也是在中型FC-31基础上发展而来,显然我国海四代也响应了这种潮流。那么中型机到底有哪些优势呢?下面具体说说

第一 航母甲板本来就寸土寸金,除非是像美国那种10万吨级别的航母,空间足够大,能够搭载的舰载机也足够多,自然选择重型机和中型机都没有问题,但最终美国人还是选择了F-18E/F、F35这样的中型机,显然在美国看来F-14那样的重型战机体型太大,影响航母舰载机编队的出动规模。如果对于中小航母来说,选择重型舰载机带来的必然问题就是搭载数量太少,规模不足直接影响到了航母战斗群的总体作战能力。

第二 ***想敌方面的考虑,打仗的对象或者***想敌是谁?如果对手飞机作战性能较好,那么航母上必须选择性能好的战机,数量不足情况下就要在性能上压制对手一头,如果数量没别人多,性能还差一截,那就会被对手绝对碾压,恐怕我国选择歼15舰载机的原因所在。如果对手的飞机性能很差,那么选择中型还是重型也就无所谓了,这时候中型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优势会更明显一些。

第三 从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去考虑。美国拥有百年航母的历史,一路趟过很多弯路最终选择中型机为主流,目前世界上中型舰载机也占据着绝对优势,为什么呢?一是中型机随着发动机推力加大,起飞吨位不断的提升,已经接近重型机了,比如早期的F-18A~D的起飞重量也就20吨上下,但换装新发动机后尺寸放大了一些,如今F-18E/F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达到了29吨,变成改了一个准30吨的中型机,他的作战能力和重型机已经没有太大差距。而美国发展的下一代F-35C最大起飞重量更是达到31.7吨,虽然尺寸上还是中型机,但实际上与三代的歼15起飞重量差不多了。中型机的吨位不断提升,作战能力接近重型机,但尺寸明显比重型机小很多,这样在航母有限的空间内就可以多放几架,这对航母非常重要。可不要小看了这多的几架战机,航母能够搭载的舰载机本来就少,抛出故障的、维修的,然后航母出勤任务又重,关键时刻执行作战任务不能集中所有力量,作战飞机机群数量不足,作战能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让航母作战指挥束手束脚。

第四 中型机肯定比重型机便宜,这样同样的钱可以多买几架,零配件、使用、训练、维修的费用都会相应的降低,这对于维持军队的日常运转显然是有好处的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舰载中型机相比重型机是有较大的优势的,这也是我国海军选择FC-31作为下一代舰载机发展基础的选择。而且目前美国的F35C已经服役,舰载机隐身空战时代已经来临,期待着我国中型海四代能够早日试飞!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舰载机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光阴,国际上对于重型,中型和轻型的定义也一直在变。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二战时期的航母普遍倾向于搭载较轻的战机,追求搭载数量的增加。二战结束后航母舰载机开始重视单机作战能力,放弃狼群思路,涌现出不少重型舰载机。但近五六年,舰载机又开始减重,力争保持战力的前提下增加数量。从舰载机的发展规律来看,选择重型,中型还是轻型主要还是看战场环境的变化,除此之外还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根据对手的情况来选择。二战时期航母的主要对手是战列舰,战列舰难以击沉,往往需要飞机携带大量的航空******取狼群攻势,为了让航母搭载更多战机,这些飞机普遍会减重。美苏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大洋上争锋,苏-33直面F-14,这两款重型机都属于尺寸偏大且制空能力出众的战机。随着美国用F-18“大黄蜂”代替了F-14“雄猫”,国际上舰载机的吨位开始下降。歼-15是因为参考了T-10K三号机的设计图纸,所以它和苏-33比较类似。由于我国航母属于中型航母,舰载机数量少,因此发展重型机是可行之策。

其次是根据战术理念来选择,如果***取的近海防御策略和适度的远海岛链作战理念,那么重型舰载机会优于中型舰载机,它们的武器系统更强大,攻击范围更广,能够最大程度延伸编队的攻击范围。如果***用的远海作战理念,追求的是长时间控制制海权,搭载数量更多的中型舰载机是个不错的方案。

最后是根据航母发展的规模来定,如果航母吨位不够大且数量少,原则上优先发展重型,因为遇到战时,也是两三条航母集中起来应对重点区域,务必做到局部取胜,所以发展重型战机更合适。如果航母数量多且吨位大,搭载大量的中型战机会对对手的防空体系造成巨大压力,美国发展F-35C隐身舰载机,未来列装数量会达到600架以上,最大的威胁就在于此。

舰载战斗机的规格和性能选择要分不同的国家,对于有些国家,是中型好,对于有些国家则是重型好,甚至对于一些中等国家而言,轻型舰载战斗机都可以接受。

***的战斗力发挥全靠舰载战斗机,舰载战斗机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的战斗力水平,比如说,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就等同于***的作战半径,而舰载机的放飞数量,则直接决定了航母的出动效率,舰载机的打击能力其实就代表了航母的打击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舰载机自然是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

图为美国海军福特级航母及其舰载的F/A-18E/F战斗机,大型航母就不能只搭载中型战斗机,不然战斗力无从发挥,F/A-18E/F也是重型舰载机。

事实也就是如此,任何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都想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尽可能先进、尽可能大型的舰载机。因为大家都明白一点:舰载机总是弱于同等级的岸基战斗机,而在航母的直接对抗中,舰载机的性能基本就决定了航母对决的胜负归属,所以只要能设法提高舰载机的性能,大家都会不遗余力的。

图为英国海军无敌级航母和美国的AV-8B“海鹞”战斗机,无敌级这样的轻型航母,就只能搭载海鹞这样的轻型战斗机。

然而,舰载机的性能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首先是从技术上看,要提升舰载机的性能,往往意味着要同步提高航母的技术水平,这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什么样的舰载机就搭配什么样的航母。比如说,英国***海军此前装备的“无敌”级轻型航母,排水量仅仅2万多吨,航母的飞行甲板长167.8米,宽13.5米,他就只能起降“海鹞”战斗机,不能起降歼-15这样的重型常规舰载机。

图为山东号航母,他就搭载了歼-15重型舰载机。

2015款昕锐电瓶是什么型号?

斯柯达昕锐汽车的电瓶是瓦尔塔12V50A的。斯柯达新锐是上汽大众基于PQ25平台开发的A级轿车。 这也是大众首次开发基于A0级平台的A级汽车。 与斯柯达昕锐汽车同时开发的还有新的捷达(Jetta)和新的桑塔纳(Santana)。 大众汽车的方法是为了争夺入门级家轿的市场,而入门级家轿的市场是由Excelle和Elantra等模型控制的市场。

仪表台冒烟?

仪表台又名仪表盘,广泛应用所有车辆和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主要是由仪表、方向盘、仪表台壳体、仪表台骨架和仪表台线束等组成。仪表台是客车上最复杂的内饰件,从设计到装车,要经过造型创意、结构设计、模型制作、样件试装等设计和工艺程序,缺一不可。

很显然,仪表台冒烟是显示台过热导致的。

仪表正常运行是不会冒烟的。冒烟一般来说就是因为电流或者电压短路造成的烧糊某处衔接的部件的一种现象!比如:汽车自燃首先看到的也是冒烟和闻到烧焦味儿。。。;总结:冒烟儿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不过还是仔细检查一下;因为仪表中,有些部件烧坏了,换即可,有些烧坏了,就整个就完了。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多让懂的技术人员看看是很好的。

17捷达仪表盘怎么拆?

汽车仪表台拆卸方法:首先把空调控制模块拆下,用胶刀把中控台上方盖板撬松动,把中控台上方盖板取下,接着用胶刀撬中控台处的出风口,把出风口取下,这样整个中控面板就拆卸完成,不同车型拆卸方***有不同。仪表台又名仪表盘,广泛应用所有车辆和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主要是由仪表、方向盘、仪表台壳体、仪表台骨架和仪表台线束等组成。仪表台是客车上复杂的内饰件,从设计到装车,要经过造型创意、结构设计、模型制作、样件试装等设计和工艺程序,缺一不可。

没钱还是没技术?如今的俄罗斯,是否还有能力建造核动力航母?

俄罗斯没有能力建造核动力航母

首先是技术储备能力不足;

即使在苏联全盛时期,也没有制造过核动力航母。俄罗斯要制造核动力航母,没有成熟经验,还需要技术攻关。

建设核动力航母要兼顾效率,应建造到9万吨以上(相当于美军尼米兹级航母。苏联只建造过4艘4万吨的基辅级航母,

6万吨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和瓦良格号航母(半成品),而且俄罗斯一直就没把6万吨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玩转过。

要制造9万吨级的航母,俄罗斯存在造造能力和技术都不足的问题。

事实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只造过6000吨的956型(现代级)驱逐舰4艘卖给中国,俄罗斯自己设计制造的军舰最大的是4500吨的22350型护卫舰(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而且从2003年开启设计,直到2018年才造出首艘交付部队服役。

其次是俄罗斯根本没钱造

美国制造尼米兹级航母造价是46亿美元,福特级航母造价过百亿美元,俄罗斯军费10年来维持在400亿美元规模,维持现有国防捉襟见肘,根本无法挤出钱来造航母,甚至连造与航母配套的舰载机、驱逐舰、护卫舰的钱都没有。

若俄罗斯砸锅卖铁也要造核动力航母,那只能模仿法国戴高乐号(4.2万吨),俄罗斯正在制造最新的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排量达到33540吨,造4万吨级核动力航母有可能成功。但造出来意义太小!

今年9月22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接受俄媒《莫斯科共青团报》的专访时说;“俄罗斯不需要***,只需要击沉航母的武器就够了”,“它们(武器)不仅成本低,还高效率”。

其实绍伊古说出了实话,俄罗斯没有能力造航母。俄罗斯连“库兹涅佐夫”号都修不好,哪还有本事造核动力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