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征程行政版商务2023落地价格?

根据市场调查显示,五菱征程行政版的价格大约在10万元左右。具体价格还会根据不同的配置和地区有所差异。总体来说,这个价格在商务车市场上还是比较实惠的。

五菱征程行政版的配置非常齐全,包括车载导航、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安全气囊、电动车窗、中控锁等。同时,车内空间宽敞舒适,座椅舒适度高,乘坐感受非常良

落地价大约在10-16万之间。

最新汽车报价大全2023新车,最新汽车报价大全2023新车图片

五菱征程2023商务款是一款新款车型,该车对应的售价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销售商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落地价包括购车款、税费、保险等,价格也会有所浮动。

通过调查市场上不同经销商和网站的售价情况,可以得知此类车型价格大约在10-16万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车辆的实际价格还需考虑个人的优惠、贷款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具体价格还需要在实际购买时进一步询问或咨询经销商或相关专业人士。

2023汽车下乡比亚迪有什么优惠?

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型4800元/台、纯电动车型12600元/台,

在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同时,今年下半年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未来3年汽车价格会大幅下降吗?

未来三年汽车大幅降价是必然的,今年极有可能是汽车大降价的元年,理由如下:

一国家实行了减税降费的措施,减轻企业的负担,汽车进口税也有可能进一步降低,这为汽车生产经销单位提供了降价空间。

二家用汽车属于消费品,当某一种商品进入大众消费时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如电视机冰箱等,开始的利润是非常高的,大家都会有切身体会。当这种商品满足了城市大多数家庭需求的时候,市场会快速萎缩,不要以为农村还有巨大的市场,当年长虹就错估计了农村市场对电视机的需求,屯了大量的显像管,结果农村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当前汽车在城市中等家庭已经普及,再指望爆发式增长已经不可能了,农村市场电视机冰箱就是前车之鉴。汽车行业必将进入整合,整合是残酷的,许多企业会破产,降价促销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汽车行业必然走电视机冰箱厂的老路,汽车必然降价,很快我们国家的汽车价格就会与国际市场接轨。所以我说未来几年汽车降价是必然趋势。

在未来的三年之中车子的价格可能会持续的下降,但大降几乎没可能的;换句话说我国逐渐普及汽车的这几十年来,车子的价格不也在持续的下降么?不过下降的过程是逐渐的、线性的,其实和楼价是一个道理,大降看似对消费者有利,但容易对经济造成伤害,大降等于硬着路,突然间从高处拍在地上会很难受,但逐渐降低高度缓慢着地就理性的多!换句话说汽车的价格没有房产那么多的水分,所以想挤也并不容易挤出来!

降价源发于豪车领域的价格调整

汽车价格的调整,多发于豪车领域率先下手调价,这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豪车率先调整价格,其它的普通品牌为了保证市场不被低价豪牌所冲击,也必须跟着降价,从而逐级引发价格调整;其实之前的一次车架大规模的调整也是发起于奔驰、宝马、奥迪,记得是在2011年的时候,国内汽车产业以相对饱和,失去了之前井喷式发展的态势,所以很多品牌纷纷陷入了萎靡的状态,所以为了换回销量,BBA率先发起了价格战,纷纷调低价格,从而引发了一次连锁反应;但那个时候国内汽车价格的水分很大,所以可以挤出来很多,而最近几年以来,汽车价格已经逐渐趋近于透明,单靠卖车甚至都赚不到几个钱,所以在这种情况如果大幅度降低汽车价格,比如20几万的车子突然降价到10万,那么整个汽车产业也就离***不远了,看上去是造福了一些预算不足的车主,但这个产业却完了!

商品降价的原则

商品降价主要看其生产制造成本以及自身的品牌价值,品牌价值高可以令同样价成本的商品卖的更贵;汽车属于工业制品,随着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可以使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大幅度的降低,所以工业产品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但这依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新产品、新技术总需要时间来回收成本,而车子所配备的新技术也是逐年升级的,所以在某种情况下生产成本的改变可以维持在某种平衡上,也就是说车子的价格越来越低是个必然***,但却是极小幅度的逐步下降;未来的三年,对于那些豪华品牌降价的幅度要更大一些,仅仅是对比普通品牌的降价幅度;因为豪牌可以凭借自己超高的品牌度带来极高的品牌溢价,就像同样的成产、运营成本,豪牌某级别车卖30万、同级普通品牌只能卖25万,所以要降价也是这些豪牌更有底气,降价对于豪牌而言仅仅是削低溢价而已,不会在生产制造领域中造成太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豪牌一调价、优惠时动则数万的原因了,但普通品牌做不到!

还是那句话现如今国内汽车价格已经越发的透明化,该挤出的水分已经挤的差不多了,继续降价是必然,因为这符合生产制造的规律,但幅度肯定不会大,只能逐渐的降低;大幅度的降价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车价便宜了,连锁的反应将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除非在这三年之内工业成产力实现一次质的飞跃(如同工业革命那般的规模,但这几年出现不了),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机械产品的源头无法实现大规模的降低成本,那么到了市场环节又凭什么降价呢?与其盼着汽车降价,不如好好努力、奋斗利用这二、三年的光景多赚点钱,赚的多才是正道,等着降价终究有些。。。